在8月27日这一天,我们迎来了约战七夕区燕宋之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入战场,看看他们的激情国战。
宋国全军战意熊熊,银卡准备充足,装备提升到极限,小将立上机甲,所有人都在小将处守候。燕军同样做足了准备,兵强马壮,粮草充备,所有人都分派好任务。20:10分,全体大圆盘集合,传送到宋国,取道淮阳和龙牙,分别埋伏在柏西和炎南两处。还有一支精锐部队在淮阳的车夫处等待空降。
20:15分,国战准时打响,守候在车夫处的燕军迅速空投到小将处击杀那里的宋军。抢先给集结而来的宋军迎头痛击,以压倒性优势抢占了小将周围的空地,当敌人被肃清之后就开始围攻小将。与此同时,柏西和炎南两处同样陷入激战。很快,这两处守将被击败,阵营被占领,城管也迅速被拿下。这一系列的动作说起来慢,实际上只用了1分钟不到的时间,燕国就集结大军向小将进发了。
燕国的目标是想15分钟结束国战,准备拿满分的。所以,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先打小将,再攻大将。因此,攻击小将的速度尤其的快。一分钟就掉大约10%的血量。这简直让宋国毫无还手之力。但是宋国不想坐以待毙,他们仍然坚强地不断支援着小将。能拉令的不断起令,从四面八方击杀燕军,宋国是弱国,原地次数较多,因此战斗起来更加的勇猛。
然而,燕军的攻势迅猛如虎,根本不给宋国喘息之机。他们所有人都锁定小将,抡着大招不断击打着,小将的血量分秒就掉一大截。宋军的抵抗显得软弱无力,他们不能杀入敌营内部,只能在外围进行着不痛不痒的击杀,根本起不到阻碍和拦截作用。所以,短短的5分钟,小将就宣布阵亡,所有人迅速转移大将,继续着刚才的激战。
燕军仍然是全军转移,如猛虎一般扑向大将,迅速把大将包围其中开始攻击。宋国军队稍稍延后,也追杀到大将近旁,但是被燕国的大号清理得所剩无几,国王跑到台阶上方拉令,所有接令的宋国将士甩着大招冲入敌营,也能扫倒一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国的加成也上来了,他们打起燕军来变的得心应手起来。每个人的战力都有所提升,个个有如神助。
这样勇猛的厮杀,仍然阻止不了燕国凶猛的进攻。一轮轮的围剿都被燕国的大号击溃,一波波的防守也不断被打垮,但是宋军仍然毫不气馁,接连不断地跑向大将处支援,车夫有堵截的,就绕路而行,死了就迅速原地。实在不行就坐车跨过危险地带,大家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只为了能尽快地来到大将近旁进行支援。城管那里,也不断地进行抢夺,骚扰着燕军的进攻。大家尽一切力量想要拖延着时间,可是事与愿违,很快,大将就60%血量了。金钟出现了。
燕国首先拉令击打左侧金钟。而大将还留有少部分人继续击杀大将。宋国迅速抓住时机,以全部兵力先清理着大将周围的黑点。很快,黑点被清理干净,接着宋军围杀着金钟附近的黑点。当燕国把金钟打碎之后,又调转马头,先把宋军荡平,接着冲到大将近旁继续击杀大将。
这一次,大将掉血更加快了,10%、10%的掉着……很快,大将剩下一半的血量了,系统拉令,把更多的宋军拉到大将身旁进行防守。这些宋国勇士们悍不畏死冲锋陷阵,他们已经五级加成了。放起大招来十分可怕,每个人都能以一打十。当原地次数满了之后,国王又会再次在台阶上方拉令,他们接令之后同时释放大招冲下去,有塔的插塔,有镜子的插镜子。燕国的高战力大号连忙迎上去,两国勇士厮杀在一处,而这样也给燕国的其余人争取了时间,他们只是一味地击杀大将,向着满分的目标继续迈进。
当大将还剩下10%血量的时候,第二次金钟又出现了。燕国同样兵分两处,一处继续杀大将,一处去打金钟。这样双管齐下,威力很猛,速度更快。宋国兵力较少,只能集中兵力击杀一处。在宋国勇士坚持不懈地努力之下,宋国终于拿到了一分,打破了燕国想要拿满分的梦想。当金钟再次被打碎的时候,最后的决战也到来了。
燕宋两国同时起令,集结所有力量进行最后的对决。大将眨眼之间就被各色的技能吞没,燕国凭着雄厚的实力赢得了本场国战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