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和9月27日,对于《征途2》约战美人区来说是与众不同的日子。这是全区十国南北阵营大战的总对决--五V五的阵营赛就在这两日举行。全区所有将士均参加,可谓是全区轰动的盛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南方阵营唐秦宋吴汉五国对战北方阵营燕魏齐赵楚五国的情况。
9.26南方阵营唐秦宋吴汉V北方阵营燕魏齐赵楚
唐国和燕国分别为南北阵营排名第一的国家,是为主战国,其余众国如众星拱月般围绕在这两个国家周围,共同参战。唐国在战前就发出豪言壮语,保底打赏1000锭,让所有参战的将士们只管往前冲,其余一切都不要管。
燕国则把所有家族战车都开出来,并列到小将周围,给小将围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其余众将士均环绕在小将四周,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西大道方向。这是要开大战的节奏呢。在国战前两分钟,唐国全体下燕,家族长纷纷到小将脚下躺尸,其余人也全都来到小将这里战斗,他们要吸引火力,给燕国造成压迫感。
在紧张的氛围中,国战开始了,一时间号角吹遍燕国王城的各个角落。唐国的家族长们迅速原地而起拉出家族令,召集兄弟们前来助力,其余参战人员也是马不停蹄地奔向小将,此时柏西、炎南和城管所竟然都被扔在了后头。
小将遭受着唐国的猛烈攻击,血量哗哗掉着,燕国将士拼命防守,试图以自己的身躯来当肉垫,抵挡唐军的进攻,但是全都徒劳无功,唐国他们五个国家虽然是盟战模式,但是仍然能于万军丛中锁定小将攻击,打赏更是如百花齐放一般由五国大佬纷纷给出。白花花的银子层层堆到小将身上,使得小将似乎都更加耀眼了。南方阵营五国将士们更加疯狂地进攻着。
此时大将竟然遭受到偷袭,血量骤减了5%。燕国这一方发现了,连忙派出家族前去清人,主力军仍然在小将这里,小将是大将的门户,必须要多坚持几分钟才行啊。燕国拉出卫队令了,家族令也随之发出,越来越多的燕国将士聚集在小将这里,他们向四周疯狂扫射着,往往大招过后就放倒一片。但是那些被击杀的壮们,都迅速原地起来,顶着无限的火力继续锁定小将攻击,小将就这样血量渐少,走向了灭亡。
燕国拉集结,想要再刷一波人头,但是他们忽略了大将处的战斗,那里的偷袭使得大将继续掉血,已经被偷掉了10%血量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小将死亡的那一刻,大将也即将面临着狂猛的进攻了。唐国一道大令起自于大将脚下,成百上千的唐国将士飞快冲向大将,各色技能狠狠击在大将身上,大将血量继续掉着。这再次给燕国敲响了警钟。
燕国拉出集结,号令全军往大将方向支援,有家族令的再次起令,其余各参战国只能靠着将士们不断奔跑和原地了。就在此时大将掉血太快发出了求救令,所有燕国将士接令向四周扫射着,又是一片片的连斩。这明显是一个充满杀戮的国战。
大将已经60%血量了,出了金钟,唐国的大令恰在此刻发出,也可以说唐国就等着这个金钟呢,全军接令打向金钟,燕国早就瞄准唐国的动向呢,此时也拉出大令围击着唐国将士,唐国将士背面受敌正面与金钟对抗,这个金钟变得更加的坚硬,打了一段时间竟然还很牢固。唐国倒也干脆,索性放弃了金钟,回转大将继续进攻。此时不打金钟,虽然大将掉血变慢了,但是架不住唐国人多啊,他们你一刀我一剑的,生生把这个金钟的防护功能给忽略过去了。大将继续掉着血。
转眼大将濒临死亡,燕国迅速加血,这样大将能再挺几秒。唐国却不想再浪费时间,最后的国王令拉出来,直接发布死命令,全面歼灭大将。所有将士落地扫群,锁定大将放大招。大将的血条一下就空了。在一片欢呼与哀怨声中大将倒下了。欢呼的是唐国,哀怨的是燕国,不管如何的不服气,终归是败了,只能在明天的进攻战中再搬回一成。
9.27北方阵营燕魏齐赵楚V南方阵营唐秦宋吴汉
今天是北方阵营燕魏齐赵楚五国联袂进攻南方阵营唐秦宋吴汉五国。以燕国为首的进攻方已经做好了战前准备,大家都觉得此次国战有信心取胜,都是五个国家对战五个国家,实力上不差上下的,只要肯原地肯努力,一定会赢。守方以唐国为首,他们更加坚定杀人头刷功勋的目标。刚过晚上8点,小将这里就已经开始设置防御工事了。
燕国进攻很稳根本就不急躁,他们跨越边境来到王城小将这里躲尸等待着国战的开始,转眼时间到国战开始,当城管拿下的那一刻,燕国将士迅速原地起身打向小将,同时打赏也相继给出。唐国眼见着燕国已经大举进攻了,连忙拉出集结号令全军守护小将,城管所也没有放弃,仍然有一部分将士在那里抢夺着。
小将这里是主战场,也是国战的第一道关口,燕国想要快速攻下来,唐国想要努力守住,两方目标不同,不断在小将周围战斗对抗着,都试图去压倒对方取得胜利。但是在人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又怎能轻易取胜呢?这还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
城管再次回到唐国守方手里,燕国有一部分将士安全回到了柏西。他们及时调动兵力前去抢夺城管,拉出集结再次冲锋小将,振作精神激励大家勇猛进攻。随着又一次大规模的进攻,燕盟五国越来越多的将士聚集在了小将这里,他们直直冲进唐国的包围圈,在万军丛中锁定小将攻击,即使被击杀了也原地起来继续打小将。如此勇猛进攻之下小将血量掉得越来越快。唐国也开始发力拉家族令了。
唐国不断拉出家族令,他们与其余四国将士一起将小将这里围拢得水泄不通,远远望去全是守军,只能看到零星的燕国将士,但就是这些将士们杀出一条血路,为后方的盟国友军们开辟出支援的路线。他们从城管所一路冲锋到小将,在这里原地在这里战斗。
燕国加时早就用上了,他们已经预见了这场战斗要更持久一些,他们打掉小将并不快,足足花费了十五分钟的时间,接下来全是进攻大将了。唐国率先在大将脚下拉出国王令,甚至连镖车都拉过来混淆锁定视线。就在这紧张的时刻燕国也起大令,两个国家的大令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燕国五盟齐齐打向大将,用群攻扫射着周围的黑点。唐国五盟却从接令点向四周扫射,还有从安全区跑来在燕军后方进行击杀,使燕国将士们腹背受敌,损失有点惨重。
但是燕国将士们顾不了那么多了。他们还是要锁定大将进攻,要不然真就超过九点了。他们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打着大将,大将血量掉得快了许多。
随着唐盟五国改变策略,各国分工合作,有清城管所的,有堵西大道的,也有堵城管根的,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拦截住燕国五盟的进攻路线,同时以更大的耐力和战斗力去与对方激战。这给燕国一方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燕国一方的将士们只得几人组队一起冲锋或者走密道绕远路。但这都不能阻止燕国将士进攻取胜的决心。大将血量依然在掉落,在这里原地的燕盟将士是最多的。
很快大将一半血量了,此时唐盟将士接到大将求救令全都来到大将脚下,燕盟正好准备了大招顷刻间全用在了唐盟将士的身上,唐盟将士也是一番大招扫射,不管是攻方还是守方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大将脚下肆无忌惮地征伐战斗着。
唐国加血,同时拉集结全军向大将方向奔跑。燕国却继续打赏,以此激励众将士继续努力,胜利就在前方招手了。看到大将再次剩下一半的血量,所有人都知道,离大将死亡也不远了。燕盟的将士们加紧了手中的攻击,很快大将濒临死亡。燕国拉出最后一个国王令,全军打向大将。随着屏幕的不断晃动大将倒下了。北方阵营的燕盟五国取得了进攻战的胜利!

